23世纪的东亚与21世纪相比变化不算太大,主要有三大变化:1,琉球从日本统治下独立建国;2,中国从继承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欧罗巴手中购买了叶尼塞河以东的所有西伯利亚土地;3,朝鲜半岛实现了统一。
23世纪的东南亚同样变化不大,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虽然两百年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但主要领土并没变动,只有新加坡在21世纪中叶公投后成为了中国的海外自治区。而在中南半岛,几个主要国家之间承接了中国的大量低端(也有部分中端)产业链转移,政治局势也由于中国的强大影响力而比21世纪更稳定,因此领土问题并不大。
中国与欧罗巴之间的中亚地区在23世纪迎来了繁荣和稳定,秋明共和国、西伯利亚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三大地区大国作为中欧之间的缓冲地带本身也享受着中欧在世界岛东西两端共同构建的超大型大陆经济体所溢出的红利。费尔干纳盆地的几个中亚国家、里海旁边的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虽然发达程度不及上述三大国,但通过稳定地向中欧出口资源和低端产业分工,也收获了相比20和21世纪更多的和平与发展。
21世纪上半页欧洲国家终于在军政府的整合下实现了大一统,除了瑞士、卢森堡、摩纳哥和爱尔兰这几个小国外,整个欧洲都真正地统一成一国,随着俄罗斯公投并入之后,欧罗巴合众国的实际领土范围超越了欧洲大陆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或政权。斯拉夫人在失去了俄罗斯后占领了格陵兰,随后两百年他们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将这里经营得十分出色。
21-23世纪这两百年的南亚次大陆发生了较大的地缘改变,印度在21世纪后期的内战后彻底分裂成两个国家:印度伊斯兰共和国,主要由印度穆斯林组成,以及兴都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国,主要由印度教共产主义者组成,印度东北部的几个邦独立成为喜马拉雅联邦,至于巴基斯坦则获得了喀什米尔,中国更是收回了被印度抢占的所有领土。
23世纪的中东北非地区基本上由三大国家掌控,分别是:伊斯兰世界联盟、伊朗和土耳其,其中伊斯兰世界联盟(伊盟)从21世纪后期开始一路由西撒哈拉向东直至米索不达米亚征服了一众穆斯林国家,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这两百年间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这里依然是各大国和政治势力激烈交锋博弈的战场。西部非洲沿海的一批前英法殖民地国家在21世纪末组合成为了西非联邦,这里受欧罗巴的主要影响较深;而东非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这两个斯瓦西里核心国家为中心在22世纪初建立起了斯瓦西里联邦,中国在这里的影响力十分深远;而在南部非洲,经历了22世纪初的英联邦统一战争后建立而成的南部非洲联盟则自然成为了英联邦的一部分。这三大国家与盘踞北非的伊盟共同构成了非洲大陆四个方向的四大区域力量。此外,非洲东南部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有一半领土被租借给以色列,因此某种程度上以色列也获得了介入非洲事务的便利。
大洋洲在23世纪没有太多地缘政治上的变化,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底盘重新回到了英国的控制之中,它们作为英联邦最重要的大后方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此外,夏威夷也依然在继承了美国的北美联邦的控制之下。
在21世纪上半叶那场影响了全球格局的内战之后,美国终于在21世纪50年代通过胡萝卜加大棒与加拿大进行了合并,北美联邦(美联)就此诞生,但是早已与美国建制派貌合神离的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却是对回归美联没有任何兴趣。加利福尼亚拉拢了北美西海岸的州和省变身成太平洋共和国,而德克萨斯则连同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加入了墨西哥,然后在2218年再次独立成孤星邦联。魁北克人终于迎来了独立,而独占着丰富自然资源的阿拉斯加人则决意效仿富裕的资源出口国独立掌控自己的命运。
两百年来,拉丁美洲仿佛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拉丁美洲的人民对国家间的重组或领土野心表现出再也无所谓的心态,这里一直维持着21世纪的格局,直至22世纪末23世纪初的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在23世纪20年代,拉美地区已经暗流涌动,尤其是赤道附近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巴西,这几个国家位于重要的可可经济圈却遭受着最深的国际资本和帝国主义的掠夺,革命和反革命在23世纪的拉美已经是主旋律。
以上内容截止至2021年,最新动态:
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合并成为大哥伦比亚联邦并吞并巴拿马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已合并为中美洲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