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社北京、华盛顿、布鲁塞尔、伦敦、斯拉夫格勒、新特拉维夫、各人类殖民地及第四世界电
今天是2221年12月9日
【新闻】
12月8日,有消息人士指重庆都会区拟立法对辖区内的公民记忆存储服务内容进行调整,所有去世超过20年的公民的记忆以及第四世界化身将被删除或收取高额托管服务费,重庆各行政市人大将就此事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老庄解读】
重庆人大之所以针对公民记忆进行再立法,其实是起源于今年3月的一宗诉讼。
当时一名居住在恩施的市民因为长期拖欠他父母的记忆存储费而被有关部门罚款,他心怀不满进而起诉重庆都会区政府。
他的一个关键诉求点是自己双亲已经去世25年,他在最近二十年间已经极少再用化身读取双亲的记忆进行互动了,因此这笔存储费用属于不合理收费。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府是否应该继续默认存储正常死亡的公民的身前记忆?
之所以有这种制度,要追溯到21世纪后期,当时正逢大撕裂后的“社会关系调整时期”,大批出生于1980-2000年代的公民去世或陆续步入晚年。
这批成长于信息技术爆炸之初的所谓第一代互联网公民认为自己的数字身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记忆的载体,进而引发出一场将自己永远在虚拟世界延续下去的大流行。这些公民希望去世后能导出其大脑中的记忆,连同他们的化身存放至政府提供的数据库。
21世纪后期的技术已经能实现存储记忆并利用化身载入的。
这里涉及的主要是人类的陈述性记忆,利用简单的手术即可从大脑皮层提取并转化成神经电信号后编码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由大都会智辅提供的人工智能更可为部分丢失了的陈述性记忆提供“脑补”功能,进而构建出完整的亡者生前的所有记忆片段。
如此一来,亡者的家属好友即可通过其化身继续读取这些记忆,从而在元宇宙中继续生活,虽然是阴阳两隔。
21世纪末政府正式将此项服务以“临终关怀”的其中一种服务列入了国家保障政策中。
然而,又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对23世纪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并没多少至亲。
例如一个由社会化抚育养大的、习惯了原子式生活的公民,他根本没有任何血缘上认识的至亲,他最多只有(不定期的)配偶或朋友会有可能在他死后继续思念他,因而这些群体的记忆很少被读取,却占据了大量社会存储资源。
对亡者生前记忆的存储的确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否则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有人说,世上没有人再记得你才是真的死亡。
但对于唯物主义者们,死亡无非是物质再造的过程罢了。
毕竟我们身体内的每一颗原子都只是宇宙大爆炸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