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是一本总结了上一年度23世纪全部内容的PDF电子刊物,读者可以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一览过往一年“23世纪”的所有新闻、图片和各类排行榜。
卷首语:长久的繁荣,是毒性最强的麻醉剂
我在2215年大选后曾经问过一名陶思佳的支持者为什么投票选她,该支持者用一种很肯定的态度告诉我:只有陶思佳能让中国少参与一些无谓的海外冲突。
在2216年,这个判断看起来越来越靠谱。陶思佳正坚定不移地将其内政路线向“杭州学派”靠拢。“杭州学派”强调优化体制,对不合时宜的政府机制进行改革;认为武力征服不可取;鼓励政府促进更多的行星际和恒星际贸易;同时也呼吁深入开发殖民地——确保已经到手的殖民城市都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吸引更多的人口——在消化已有殖民地前不应再增加。
陶在2216年展开了对殖民地和太阳系的视察之旅,或许她要让自己采取杭州学派的路线前对改革目标获得一次感性的认识。我们不清楚陶思佳会不会在未来推出自己的新政,但目前可以肯定她要与其前任采取的“虽然必诛”路线划清界线。“皇汉”们估计要抓狂了。
无论如何,中国国内精英的主流共识仍然是让国家保持活力,并不断采取措施遏制官僚队伍和资本利益集团沉湎于党争和安逸之中。长久的繁荣,是毒性最强的麻醉剂。
2216年5月8日驿宁共和国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人类首个在小行星带建立起来的主权国家。凭这一点,驿宁执政官——一度被祺孚和中国通缉的“经济犯”陈闵先生便能名留史册。不过,前提是陈先生必须带领这个小国在艰难的未来中走出一条生路。驿宁暂时并不缺钱,毕竟祺孚的巨额赔款和国际财团的投资对一个不到十万人口的小国是充裕的,但驿宁的最大问题也恰是人口不足,这对于试图发展工业、星际航运和贸易的驿宁是个短板,人才瓶颈将一直在未来多年困扰着她。
美联在2216年的所有努力都是围绕着备战。但严密的信息封锁令外界始终无法明确得知美军将开进哪个国家:太平洋国?有可能,但他们掌握着部分美联的人工智能后门;墨萨克斯?也很有可能,但墨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那里的帮派都有无数久经考验的战士。无论目标是哪个,美联人的“复国之战”都势必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可以确定的是,白宫从2216年起坚定不移执行“北美优先”策略:加紧“收复”西海岸和西南部三个州,恢复美国的版图。这虽然令美联在很多殖民地事务上处于守势,但如果我们结合黑斯廷斯的个人野心来评估该策略的话,应该不会感到太惊讶。华盛顿的外交圈子一直流传着是黑氏是在丧子之痛的刺激下才发生如此改变,谁知道呢?大人物也是人。
说到大人物,他们在欧罗巴是不能随随便便死去的。欧总统林奎斯特近年被多种长期疾病困扰并一度传出死亡的消息已经不是新闻,但这正凸显出欧洲人某种程度上的纠结和无奈。如果林氏在没有确定接班人之前一命呜呼,势必会引起团结党中的日耳曼派系、斯拉夫派系和拉丁派系三方围绕最高权力的激烈争斗。
如果是一个民主国家,斗争大概会是和平而受控的。然而,欧罗巴是一个极权国家,更遑论这里布满着各种对布鲁塞尔-梵蒂冈轴心暗中心怀不满的民族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无神论者,而新教徒和东正教徒也伺机试图挣脱教廷的枷锁。布鲁塞尔的大人物最好尽快决定其后任,否则仅靠高压统治只会让这片大陆朝着动荡飞奔而去。
英国人肯定会很乐意见到欧洲大陆再次发生动荡。虽然2216年英欧危机在直布罗陀得到了调停并基本解决,但伦敦却转眼便对从欧罗巴叛逃而出的新布鲁赫大主教克林根伯格投去媚眼。我们还不清楚英国人最终是否会接纳克氏,但英王帕特里克二世对欧洲态度的180度逆转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英王在2216年英欧危机化解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大大推动了和平的实现,但他在16年尾却公开站在“挑战派”这边对欧罗巴发出威胁,而这种挑战现状的举措是为首相罗杰斯为代表的自由派们所不容的。或许我们会在未来一两年中看到唐宁街与白金汉宫之间产生出一条巨大的裂痕。
在2216年,斯拉夫人继续依靠众多的战列舰掩护他们加速抢占土卫六的土地。以色列人则靠着“摩西之杖”的庇荫疯狂在小行星带构筑势力范围,值得外界观察的是他们在失去驿宁后会选择收购或控制哪个太空城,目前看来欧罗巴的波塞冬尼亚和美联的小行星堡最有可能被以色列染指。
至于火星殖民地,源源不绝的南方劳工和六国集团拓荒者共同描绘着这个红色星球上的壮观画卷。不过,以前者为主力构成的匪帮与后者建立的殖民城邦之间的冲突,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那名共和国地理学会的探险家朋友还没从安立柯回来,希望他千万别让那边的王公领主们发现我们人类是如此的不团结。
下载《2216年鉴》
单页版PDF:
https://pan.baidu.com/s/1pL3eaaZ跨页版PDF:
https://pan.baidu.com/s/1bRAO6U
《2216年鉴》截图